主页 > 历史杂谈

朱元璋为什么杀戮开国功臣(历史上朱元璋杀了哪些功勋)

孔旭晨 2022-03-15

摘要:而朱元璋之所以大杀功臣,是因为这些骄兵悍将,已经危机到了,朱家王朝的根本利益。功高震主者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事过犹不及,故为臣之道,不以功高

朱元璋剧照

(一)从最低到最高

说起中国古代皇帝的出身和学历,估计没人比朱元璋更低了吧。

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一开篇便给他列了份档案:

姓名:朱元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

从4岁起一直到16岁,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家放牛。他16岁那一年,淮河流域遭遇了严重的瘟疫和旱灾,就在那一年的四月,他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饿死,那是他生命中最悲催的一段日子。

然而悲催处,也许就是转折处。亲人都死了,他也没法继续放牛了。17岁他做了和尚,25岁当兵,此后他的人生一路高走,越活越生猛。

仅仅用了15年的时间,他便统领25万大军北上中原向元军的无敌铁骑开战,接下来他又花了十个月,以极小的代价占领了整个北方,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朝。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年号为洪武。

他从最底下的阶层,跃升为最上层的皇帝。不知他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时候,回忆自己前半生的心酸艰难,心中到底作何感想。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开始册封群臣,对当年跟随自己一起滚过刀尖、淋过血雨、趟过生死河的兄弟们论功行赏。这些人成了明朝第一批勋贵阶层。大家由兄弟变成君臣,共享成功的果实,本也其乐融融。

正当功臣们以为摆在前方的该是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康庄大道时,突然眼前白光一闪,画风急转,那个刚才还神色祥和的皇帝突然举起屠刀,面露凶光朝兄弟们挥舞过来,然后,另一番酣畅淋漓的杀戮之旅开始了。

(二)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朱元璋的屠刀首先挥向了胡惟庸。胡惟庸是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的同乡,受李的推荐,独揽相权长达7年之久。

朱元璋以“勾结日本人、诬贤枉法、蠹害政治”为名,将这位颇具才干的文官给五马分尸了,并且连坐三族,前前后后有三万人被杀,清算长达十年之久。

胡惟庸一死,朱元璋就取消了丞相职位,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从而彻底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将权力集于一生。

朱元璋的狠毒,连太子朱标也看不下去了,太子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没回答,只是命人找了根带刺的木棍扔在朱标面前,让他去捡,朱标也不是傻子,看见有刺自然不敢动手。

朱元璋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木棍上的刺。他们都是国家的敌人,杀掉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

后来在被杀的功臣里,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武将蓝玉,他是大明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妻弟,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一战成名。这个人骁勇善战、有勇有谋、能力超群、屡建奇功,先封永昌侯,后封凉国公。

而最关键的是,蓝玉人气很旺,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北上破元立下大功之后,他开始居功自傲,这一点是朱元璋最无法容忍的。

你不是傲气吗?不要紧,一个谋反的大帽子压你脑袋上,任多狂傲的人,都会变得卑微如蚁。

谋反,为何罪名又是谋反?因为要造反一人难成事,任何人一旦牵连其中,基本上就是死罪一条。这些人不肯认罪怎么办?那就用刑,用到你们承认为止。

因为受不了酷刑,最终蓝玉这个本没有谋反想法的人硬是写了一份长篇供词,不仅讲了自己的谋反企图,就连企图谋反的地点、方式和计划都一一编造了出来。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为斩草除根,还要究其党羽,最终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被牵连其中,前前后后有一万五千多人被杀。

历史上将这个冤案称为“蓝玉案”。弄死他们还不够,朱元璋还将这一万五千多人编入《逆臣录》,不仅要在肉体上消灭你们,还得让你们永远背上“逆党”之名,永世不得翻身。

那些在胡惟庸案里幸存下来的人,这一次也被一网打尽了。

君不见,大明天子坐龙庭,功臣名将命归阴。

(三)只剩下一个老兄弟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肆杀戮功臣,评论家老梁的解释很有意思,他说:“过去抬高他们才能提升自己,后来除掉他们才能肯定自己。”

说来说去还是他的自卑心在作祟,过去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论出身个个都比他好,所以和他们打成一片是在提高自己的身价。

然而后来,他做了皇帝,成为这班人马里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只有除掉他们才能抹去那个卑微的自己,重塑一个高贵的自我。

往事不堪回首,在自卑的心态面前,杀掉功臣,就是抹掉自己的黑历史。

其实仔细想想,英明神武的明太祖朱元璋也真是个可怜人,从少年时期就目睹亲人一个一个因贫苦而死去,经历了很多生死离别,在后来征战天下的过程中,他又变得极端专横和腹黑。

做上皇帝后,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亲情一点点的沦丧、对权力的无限眷恋,对丞相制度的深切不满,使他陷入了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

太子朱标性格软弱,皇太孙更甚,主弱臣强,肯定要出事的。所以朱标之死,让朱元璋担心皇太孙不能驯服原有班底,中断了十年的大清洗再次出现。

为了万世基业,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坐稳江山,只能将这班兄弟们屠戮殆尽了。而蓝玉被杀,恰好就发生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

以为只有功臣才是铁桶江山的威胁,可惜他机关算尽却万万没想到,在他死后,起兵造反的居然是自己的儿子朱棣,并且朱棣之所以能造反成功,也是因为朝中已无良将可用,蓝玉一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

经过一次次杀戮,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被一一送走,最终就剩下一个汤和了。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这位曾经极具影响力和威信的将军,此刻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淌着涎水,吃力地向他行礼。他用无比哀怜的眼神静静地望着他,希望这位凶残的皇帝能留他一命,让他了此残生。

朱元璋的心底泛起了一丝怜悯,这是他一生中难得的怜悯慈悲。汤和最终得以善终。

(四)文字狱的宗师

朱元璋不仅大肆屠戮功臣,他还是中国“文字狱”的宗师级人物。如果说杀功臣是为了后世扫除障碍的话,那他杀文人就真是自卑心理作祟了。

府学教授赵伯彦等人,就因为奏章中有个“则”字就被杀了头,在江南方言里,“则”“贼”同音,朱元璋觉得他们这是在讽刺自己当年偷过东西。连皇帝都敢戏弄,杀!

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奏章上写了一句“体干法坤,藻饰太平”,朱元璋认为“法坤”和“发髡”同音,就是光头的意思,这是暗指自己曾做过和尚。

“藻饰太平”就是“早失太平”,更是对整个大明王朝极大的嘲弄,胆大包天,自寻死路,杀!

建国之初,朱元璋听说贵溪名士夏伯启和他的侄子很有才华,就派人力邀他们出山做官,为朝廷效力,谁料这对叔侄脾气挺倔,他们直接拿菜刀自断手指,以无法握笔为由拒绝。

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朱元璋,他将被拒视为奇耻大辱,你们以为自断手指就完事了?休想,拒绝我的人全都得死!杀杀!

朱元璋杀文人只杀那些刺激到他敏感神经和不配合的文人,对那些愿意主动迎合讨好的文人,他还是喜欢并重用的。

朱元璋到江淮多宝寺微服私访,见到寺里有很多多宝如来的佛号,即兴想到了上联:“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

随同来的学士江怀素倒很机灵,他立马吟出了下联:“国号大明,无更大大明皇帝。”朱元璋听了顿时喜上眉梢,回去后江怀素很快被提拔为礼部侍郎。

做皇帝后,他从前的黑历史成了他的旧伤疤,他不允许别人提及,更无法接受别人用文绉绉的暗示来说道。在文人面前,他看起来怀揣着一颗自大的心,其实说到底,自大只是表现,自卑才是内核。

相关热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