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杂谈

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简要(明朝没落的主要原因)

李凡新 2022-03-16

摘要: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明朝后期的那几位奇葩皇帝了,其中第一责任人当属万历皇帝。导致明朝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

第一个原因,实在经不起后期几个皇帝的胡闹

自朱元璋开创大明帝国始,明成祖朱棣继往开来,接续推进明朝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编撰出了宏篇巨制《永乐大典》,明朝国势可谓达到了空前鼎盛。

但这种鼎盛持续时间并不长。实际上,从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开始,明朝国势就已走下坡路了。

及至后来出现了二三十年深居皇宫闭门不出、一直不理朝政的皇帝,心无旁骛、喜欢做木匠活的皇帝,在位一个月即病逝的皇帝,全面听由太监掌国的皇帝,真可谓是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一朝不如一朝。

如果说出现一个皇帝懒政懈政不作为,还可以借助国家机器和惯性维持一段时间,那么,出现好几个这样奇葩的皇帝,这样下去的话,国家到最后不灭亡才怪呢!

第二个原因,实在经不起崇祯皇帝的自毁长城

实事求是讲,崇祯也算是一个勤政刻苦的皇帝,上任伊始也曾有过铲除魏忠贤的壮举,也曾有过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壮志。但总体来讲,他的统治力执政力远远没法和他的先祖朱元璋、朱棣相比。

崇祯缺乏战略远见和开拓意识,特别是刚愎自用、多疑成性、任人不明,这是他致命的软肋。他当政的十几年,政策多变、用人多变,尚书、总督等朝中重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杀了一个又一个。

按说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都是很有本事的人,都是很能打的人。结果是崇祯一个也没有用好,有的还被他冤杀掉。

历史给崇祯当17年皇帝的时间并不算短,但他并没有利用好、掌握好、把握好,国家在他的治下也象他经常频繁变动大臣、不时杀戮大臣一样,始终缺乏一种政通人和,始终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直至最终彻底毁在了他的手里。

他本人也落得了煤山上吊的悲剧下场。

第三个原因,实在经不起天灾人祸的各种折腾

明朝中后期经过张居正的十年改革,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并未根本上扭转这种走下坡路的国势。

特别是崇祯当政时期,国家天灾不断,天候上出现了几百年不遇的“小冰河期”。这种气候,夏天大旱大涝,冬天奇寒无比。这种不时发生的大干旱、大水灾与大饥荒、大流亡绞合在一起,国家显得极其虚弱无力、应对无力。

如果仅是这种天灾还好,尚能勉强维系国家运转。那么,李自成、张献忠等多地的农民起义,无疑大大加重了崇祯统治和执政的危机。

连年应付战争,连年应付天灾,连年应付人祸,明朝的财力耗光了,人气耗尽了,统治的基础彻底的动摇了。面对各种无尽的折腾,大明终于挺不下去了,大明终于倒下了。

第四个原因,实在经不起满清势力的屡屡吊打

满清经过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接续奋斗和努力,综合实力得到极大发展。实际上,自明清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即失去了对满清的战略主动。

尽管明朝也取得过宁远大捷等个别胜利,但从总体上讲,明朝并未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及至后来的袁崇焕被杀,洪承畴、祖大寿降清等一系列爆炸性事件的发生,明朝一错再错、一败再败,满清则随机应变、招招在先,始终把握着战略主动。

待到最后的吴三桂开关降清,满清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八旗铁骑横扫李自成、张献忠,歼灭明朝残余势力。

实际上,从吴三桂开关降清那一刻起,满清入主中原夺得天下便已是注定的了。此时,屡屡被吊打的大明再也熬不过去了。

第五个原因,实在经不起降清汉将的釜底抽薪

即使满清的战略再主动,八旗铁骑再能打,如果没有降清的一干汉将相助,满清若想入主中原并不那么容易。看看降清的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呢?洪承畴,满腹经纶、文武全才,他的经国治世之能在明朝整个大臣中无出其右。

吴三桂,能征善战、敢打狠仗,他的数万关宁铁骑是打出来的,战斗力非常强。他们这些人的降清,对于明朝来讲,无异于釜底抽薪。

不仅如此,作为明朝的旧臣,这些人一旦倒戈,回过头来再打明朝,往往打得更狠,往往更能打到痛处。于是,洪承畴开始竭力为满清出谋划策,开始竭力为满清征讨四方了,最终洪承畴成了开清第一功臣。

于是,吴三桂开始率着他的关宁铁骑,成了追杀农民起义军和前明势力的急先锋,甚至一直打到了大西南,为打下大清江山统一全中国立下了不世之功,直至封为平西王。

关键是,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包括范文程、尚可喜、耿精忠、祖大寿......

面对他们,大明朝无语,崇祯皇帝无语。谁让他们失去了这些人呢?

相关热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