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杂谈

林黛玉和谁发生过关系(林黛玉最后和北静王结婚了吗)

葛野承 2022-03-12

摘要:林黛玉的的结局历来被猜测纷纷,似乎有了无限种可能,而在许多读者眼中,林黛玉的结局是嫁给了北静王。大多因为前八十回中,林黛玉不仅间接性和北静王发生过两次关系,就连她

红楼梦中,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有许多的引用之处,而且往往暗示着人物或者家族的命运走向。要想读懂红楼梦,就需要对其中引用的戏曲故事有一个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描写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唯一的一次共读一本戏曲。但是,对于这部戏曲的描写却有着蹊跷之处。

红楼梦的回目中写的是《西厢记》,但是,内容描述的却是《会真记》,而在后面的文章叙述中说的又是《西厢记》。

虽然《会真记》和《西厢记》描写的都是同样的人物,但是,在人物性格的设定和故事情节的走向中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么,曹雪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是书写中的失误?还是另有所指?让我们共同走进会真记、西厢记和红楼梦,一探究竟。

《会真记》讲述了怎样始乱终弃的爱情故事呢

会真记讲述的是唐贞元年间,有个叫张生的人,虽然喜欢美女,但是,不合礼仪的事不做。至今二十三岁,犹未近过女色。

一日,张生游玩借宿蒲州普救寺,正好崔家寡妇郑氏,扶夫灵柩也暂住此庙。郑氏乃河中开府崔相国的遗孀,带着尚未成年的儿子欢郎与已届芳龄的女儿崔莺莺及少量仆从,欲护送亡夫灵柩回长安。她与张生母亲同姓,论亲戚是张生另一支的姨母。

这年,驻军首领浑碱死在蒲州,宦官丁文雅不善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大肆掠夺蒲州人。崔家财产甚多,旅居在外不知靠谁保护,甚是担忧。

张生见状,立刻伸出援手,给曾经与他交情甚厚的蒲州将领发出求救,保护崔家,使得崔家免遭遭兵灾之害。

军乱平息之后,郑氏设酒款待张生,感谢对他们孤儿寡母的保护,并且让儿子欢郎与女儿崔莺莺与张生相见。

崔莺莺以避嫌之名推辞,后在母亲的再三要求下出来相见,但表现得不是那样情愿的样子。不料张生见了崔莺莺后,一见钟情,以致无法自持。

但却没有机会向崔莺莺求爱。于是也不顾礼数,多次给崔莺莺的丫鬟红娘送礼,请求转达他对小姐的爱慕之情。

红娘推辞不过,对张生说道,你的话我是不敢给你转达的。既然你们是亲戚,你又对崔家有恩,你何不凭着对她家的恩情向她家求婚呢?

张生说,我自小性情就不是随便的人,但昨天见了崔莺莺几乎不能自持,竟至茶饭不思。如果等媒人三四个月的求婚过程结束,我恐怕早就因相思过度吃不下饭,饿死成了市场上的干鱼了。

红娘道:崔小姐专一、温柔、和顺、自保,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但她喜欢写诗,你可以试试着写些情诗来打动她。

于是,张生当即写诗两首,托红娘交给崔莺莺。当晚,崔莺莺便给张生回诗一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看后,明白了其中月圆之夜相会的意思。

但是,当张生夜半赴约时,却遭到了崔莺莺的严厉呵斥:兄长的恩情是保护了我们全家。但是为何要让丫鬟传递淫荡之词呢?

你一开始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但现在又要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它们相差无几。我之所以以粗野柔弱的诗词使你来,就是要当面告知,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乱了方寸。说完,转身便走。张生怅然若失,不知所措。

正当张生一筹莫展的时候,红娘却陪着崔莺莺夜半来约会来了。几乎一月,她们都在西厢约会。张生常问郑姨母的态度,崔莺莺说,她无法告诉母亲她们的事。

崔莺莺的矛盾反复的举动让张生不得其解。相处以来,张生觉得崔莺莺才能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但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机敏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谊深厚,然而却从未用文字表达出来;经常艳丽而面带愁容,深邃却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

后张生进京赶考,取得功名后,决定结束与崔莺莺的这段感情,他对朋友说道,大凡上天所赐的美丽女子,不害自己,一定会害别人。

假如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娇纵,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

以前殷朝的纣王,拥有百万人的国家,势力是很强大的。都因为一个女子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人耻笑。我的德行难以战胜妖艳女子,只有克制情感,与她断绝关系。

一年多以后,崔莺莺嫁给了他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路过崔莺莺家,想以表兄的身份相见,被崔莺莺拒绝了。

她只是给张生写了一首诗:自从别后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

大意是说,自从我们分别 后,我的气色一直不好,即使下床也觉得浑身乏力,不是因为我们曾经的私情而怕别人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只是觉得自己曾经深爱张生,为之茶饭不思,但是,终被这个负心郎抛弃,对于他这种始乱终弃的行为感到羞耻。

最终,在张生临走之前也没有见一面,而是以一首诀别诗彻底了断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意思是说,咱们当初是那样的相爱,你现在把我抛弃这么久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劝你还是将当初的那种真挚的爱慕之情,都放在自己现在的伴侣身上吧。

从此崔莺莺和张生终生未曾相见。

这就是会真记始乱终弃的故事。

曹公安排宝黛共读的是会真记还是西厢记?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贾宝玉正在沁芳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头上看会真记,偏巧被扫花的林黛玉看见,便要了宝玉手中的来看。林书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

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过顿饭功夫,将十六处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词。

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来,林黛玉与贾宝玉所读的是会真记,而非王实甫版的西厢记。这其中有哪些不同的用意呢?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会真记的大致内容,后来董解元又把唐传奇《会真记》改写为《西厢记诸宫调》,成为了一部青年男女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大胆的和封建家长展开斗争的文学作品。

他把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与报德连在一起,莺莺的自我表白是,“报德难以礼,裁诗可做媒;高唐休咏赋,今夜云雨来”。

既歌颂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求,又竭力表明他们越轨行为的合理的一面。他所塑造的莺莺是深受封建思想束缚,而又羞答答地追求爱情的大家闺秀。

这和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在宝黛爱情面前的性格塑造有着太多的共通之处。

首先,既有追求爱情,渴望自由的一面,又长期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

例如,林黛玉一方面喜欢阅读会真记,向往书中的美好爱情故事和真挚情感,这是她本真的一面;另一方面,当贾宝玉对林黛玉说道,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倾国倾城貌”时,林黛玉立刻就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的要给舅舅、舅母去告贾宝玉的状,这是她接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一面。

而当贾宝玉嘴里“好妹妹”不停地讨饶时,林黛玉忽又转怒为喜,嘲笑宝玉“苗而不秀”,“银样鑞枪头”。这正是林黛玉在爱情追求与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内心挣扎与纠结。

正是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纠结,才使得林黛玉的性格热情而 又冷静,聪明而又狡狯,甚至于刻薄、小性子。

其次,作为贵族小姐,林黛玉和崔莺莺都有着对丫鬟既倚重又顾忌的心态。

在西厢记中,当红娘送来张生的简帖儿时,崔莺莺勃然变色,声称要告过老妇人,打红娘来。但是,她让红娘传给责备张生的书信却是《十五月圆夜》那首约会的情诗。

在红楼梦中,慧紫鹃情辞試宝玉后,觉得宝玉的心倒是实在,对林黛玉的爱是真心的。晚上主仆二人躺在床上,紫鹃劝林黛玉趁着老太太还明白硬朗时节,做定了大事要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而林黛玉听说后,说道,这丫头今儿可疯了?明儿回了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但是,紫鹃睡着后,黛玉口内虽如此说,心内未觉不伤感。

从这段情节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感情世界的刻画与把握,融入了西厢记中的一些成功笔法。

第三、人物性格的反复无常,是内心世界矛盾和斗争的直接体现。

西厢记中,崔莺莺约好和张生在后花园相见,但是见面后却忽然变卦,正儿八经地将张生数落了一番。弄得张生七颠八倒,晕头转向。

“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崔莺莺这种在心爱之人面前反复无常的性格表现,我们似乎看到了林黛玉的影子。

红楼梦中,林黛玉独自一人时,因内心对贾宝玉的思念,竟然忘情地发出了“每日家情思昏睡睡”的幽叹,但是,及至见面,宝玉稍有不适言辞与举动,就会立刻变脸,常常忽然间由喜转悲,由悲转喜,冰火两重天,搞得贾宝玉常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且,愈是内心有爱,愈是表面互掐,其实,这些都如同西厢记里对崔莺莺的描写那样,是内心放不下对方的一种表现。

西厢记与红楼梦中这些描写,都是在揭示具有反抗精神的封建贵族小姐对爱情的追求态度,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行为节奏的不协调。

而在红楼梦中,曹公安排林黛玉看的是始乱终弃的会真记,这就给林黛玉的心里埋下了宝黛爱情感情不稳定的种子,更加大了二人之间的互相猜疑与试探,增强了宝黛钗三人之间感情冲突的戏剧性,也为林黛玉因忧思过度常常彻夜难眠,以致身体日益衰弱留下了病根。

更何况,贾宝玉身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薛宝钗,更增加了林黛玉的危机感。这也是林黛玉感叹“我知道你心中有妹妹,但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的深层原因。

在第二十三回中,虽然曹公明确表达了宝黛二人所读的是十六折本的会真记,但是,奇怪的是,在同一回书中,却又写到了林黛玉读了王实甫版的西厢记。

当林黛玉走到梨香院墙角下,听见院内十二个小女孩正在演习《牡丹亭》中的片段,当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想起自己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两句正是王实甫西厢记中楔子结尾的两句。

那么,曹公为何一方面明确告诉读者,宝黛读的是十六回本的会真记,一方面又暗示读者,读的是王实甫二十回本的西厢记?这二者有着怎样的区别呢?曹公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王实甫的西厢记与会真记存在哪些根本性的区别

王实甫的西厢记倡导的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题,等于是不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眼内,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

因此,彻底改变了会真记的故事情节的设定,并且增加了第五本,使得十六回的会真记变成了二十回的西厢记。

第五本中,王实甫让故事矛盾继续冲突,这既是以老夫人在“拷红”一折的勉强许婚为依据,也是出于对现实清醒认识,清楚有情人在争取成为眷属的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障碍,种种艰辛。

因此,展示了年青一代与封建家长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描绘了老夫人从不追究崔莺莺与张生的非法结合到承认婚姻合法的整个历程,完成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主旨,改变了会真记张生始乱终弃的结局,也不同于董解元版的西厢记所写为报恩结为伴侣的结局。

王实甫其人。字德信,河北定兴人,元代杂剧家,出身官宦名门之家,其父王遆勋,曾为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太原君侯。

王实甫以县官入仕途,后提升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但因与台臣不合,40岁即弃官不复仕。也就是说,王实甫曾经官居省部级干部,后辞官不做,开始戏曲创作。

因此,他对官宦人家小姐准求爱情的心态描写的火候把握更到位,其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思想更强烈。后人赞叹其“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视西厢记为戏曲语言艺术的最高峰。

但因其反抗性强烈,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朝廷下令将《西厢记》《水浒》列为”秽恶之书“。

薛宝钗对待西厢记的看法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薛宝钗要审林黛玉,原因是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

在林黛玉一番讨饶后,薛宝钗说道,她小时候也曾看过西厢记等禁书,后来家里人打得打、骂得骂、烧得烧就丢开了。并且说,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见有这样的人,读书倒更坏了。最怕见了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了。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这段话,其实正是当朝统治者对读书,对西厢记的态度。不论男女,不读书为好,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对于西厢记这类反抗思想强烈的书,那就是打得打,骂得骂,烧得烧;而且他提出,现在的人读书反倒更坏了。

那么,是读什么样的书反倒更坏了?哪些人读书读得反倒更坏了呢?这是曹公对当朝者的质问,也是给读者留下的思考。

综上所述,曹公安排宝黛共读会真记,不仅仅是对当时禁书的避讳,更是在暗示读者,宝黛看到的始乱终弃,不仅是宝黛钗这条爱情的始乱终弃,还是贾家子弟耽于高乐、忘祖忘本的始乱终弃,更是雍正王朝残暴政治对孝仁治天下的始乱终弃。最终点出西厢记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

而通过宝黛钗三人对待西厢记的态度,则反映了贾府木石前盟、金玉良缘两派有情与无情的对决,也为红楼梦这部爱情与家族悲剧埋下了思想深处不可调和的伏笔。

而贾母在后文中的掰谎记,针对的这就是王夫人在袭人的挑唆下,以为宝黛之间发生不才之事越界的谣言。

贾母的底气不仅是宝黛自身的把握,更有对于紫鹃,这个自己亲自安排的眼线的自信。紫鹃不同于红娘,她忠诚于林黛玉,但也时时提醒林黛玉贾府环境的险恶与游戏规则。

而通过对西厢记写作艺术的借鉴,说明曹雪芹从思想上到艺术上对西厢记的高度认可,这也是红楼梦中,西厢记虽从未上演,但却是涉及到的戏曲中所占篇幅最多的主要原因

相关热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