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杂谈

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清朝(明朝这么厉害怎么被清朝打败了)

蒋书祖 2022-03-23

摘要:明朝客观上不是被清军灭亡的,但辽东战事间接导致了明朝的快速灭亡。对于这个问题,历史早有定论,明朝的灭亡主要是有三大原因,一是东林文官集团党祸,二是残酷的社会环境下

有着百万大军的明朝为何打不过兵微将寡的清军?

我6岁那年,记得是珍宝岛中苏军事冲突。因长兄在中苏边境的炮兵部队服役,家里人很关心边境的消息。姐姐担忧地问:“爹,苏联能打过来吗?”父亲总是斩钉截铁:“没事儿的,中国人这么多,一人一口唾沫也把他们淹死了” !

父亲是自信的,但是“一人一口唾沫”真的能把敌人淹死吗?长大后,逐渐明白,蒙古曾经征服中原,南宋的唾沫没起到作用;满族人进关,明朝的唾沫也没起作用。

甚至,十四年的抗战,除了大刀、子弹和我们的热血,也没有多少唾沫的份儿。

那么,起作用的究竟是什么呢?

还是拿明王朝来说吧!明朝灭亡的时候,人口大约五千万左右,常备军大约120万;满清(后金)人口一百万余,军队6万,加上域内的汉人和蒙古八旗,总计不足10万。

120万对10万,唾沫也该起作用了吧?但是依然失败。

历史学家会站在全面、宏观的角度上来分析。比如,明朝政治腐败、皇上昏庸、奸臣误国、内斗不止、官逼民反……但我看了更多的历史记录以及野史笔记,却发现一个端倪,明朝输在了“马”!

输在了“马”?是的!

清朝多是骑兵,明朝多是步兵,在冷兵器时代,马就是机械化的坦克,骑兵绝对有效地压制着步兵。进攻时步兵撵不上骑兵;战败时兵依然跑不过骑兵。

当两军对垒的时候,步兵要对付马上敌人,还要防止包裹铁甲战马的冲撞,显然处于弱势。

想一想那场景吧:一声号炮,万马奔腾,铁流滚滚、山呼海啸……不要说来自于马上的弓箭刀枪,即便这些马蹄子也让人吃不消啊。

尤其在战场上,清军往往令战马结阵而行,若干匹马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横队,前面绑上刀枪,一声令下向前冲锋,对手往往望风而逃。

一般来讲,中原王朝对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守城不出,用弓弩火炮。宋辽澶渊城之战,宋军守城不出,用强弩杀死了辽国大将萧挞凛,而使辽国退兵求和;清初的努尔哈赤也是被袁崇焕的火炮击中,伤重不治而亡。

另一种就是以骑兵对骑兵。汉武帝北征匈奴,大将卫青、霍去病就是千里轻骑大获全胜;岳飞对金兀术屡次取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岳飞组建了精锐的骑兵部队。

岳飞部将杨再兴就是骑兵的特种部队,他带领300名骑兵,直接冲击金兀术的大营,驰突冲杀、远射近砍,杀死金兵2000多人,自己也伤亡殆尽。这在冷兵器时代,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了!

既然骑兵这么好,为啥明朝不组建骑兵部队呢?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无马可用。

马的养殖需要有广阔的空间,需要有大片草场,农耕地区即便养马也只适合拉车、驮物,不适合征战。

明朝时,东北被清朝(后金)占领;西北部蒙古草原是瓦剌和鞑靼部落。所以,没有马,也就组建不出来骑兵部队。

每一次作战,明军都会有伤亡和被俘人员,清军就把俘获明军编成汉八旗。这样,清军越打越多,明军越打越少,亡国,也就难免了。

站在当时明王朝的立场,清军是侵略者,明军在保家卫国。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以中华大视角来看,那是我们祖先的“兄弟阋于墙”,是地方政权对中央王权的挑战。

不管是岳飞还是金兀术,不论崇祯还是多尔衮,都是我们伟大的祖先,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今天,他们的血液依然在我们身上流淌,他们的基因依然布满九州、生生不息。

跑题了,还是继续说马。

既然马的作用这么大,古人自然是对马也就情有独钟了。据传古代周穆王就有八匹良骥,穆王驾驭遨游西方;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征战,喜马爱马,有著名的昭陵六骏;金代海陵王完颜亮也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而对马最倾情的,是清代乾隆皇帝。

毕竟,他的祖先是马背上得的天下。据说,中亚地区进贡来八匹马,乾隆非常喜欢,让宫廷画师艾启蒙为他绘制了著名的《八骏图》。

《八骏图》现在南京博物院,也是我们的稀世珍宝。画上八匹马分别叫“绝地、翻羽、奔菁、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

每个名字都有一个含义,比如绝地,就是脚不落地;翻羽,就是比鸟飞得快……只是,网上看一下图片,看不到真的马。

不过,江南铜屋之行,却满足了我的愿望,看到了惟妙惟肖立体的马。朱炳仁、朱军岷大师按《八骏图》制作的八匹马醒目异常,强烈的震撼感冲击着我的视觉。

纯铜打造、彩色涂饰,或长鸣、或腾跃,或回顾、或翘首,引颈嘶鸣、蓄势待发,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法国科学家、文学家布丰说过,陆地的动物从美学角度看,马是最美的,身体胖瘦适宜、四肢比例得当、骨骼结构最佳。看了江南铜屋的铜马,我真的信了,这种美,简直是对“美”的无与伦比的诠释。

据前台工作人员介绍,这八匹马有各种规格和版本,曾作为国礼赠给法国总统奥朗德,也赠给了泰国总理巴育,更是多次被国内外文化机构馆藏。

真诚地谢谢朱府两位顶级的大师,能用铜把马雕琢得这样的精致。大师们辛勤地把图画变成了雕塑,让二维的平面变成了三维的立体,让马有了色彩,让马有了温度,让逝去的历史愈加鲜活。

其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铜雕制作,大师们早已用凝聚着心血的智慧,给马赋予了灵魂和生命。

相关热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